SLIP(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,串行线路网际协议)是一种早期的点对点串行通信协议,主要用于在低速串行线路上封装和传输IP数据包。 该协议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,最初为UNIX系统设计,支持主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,适用于拨号或专线场景,传输速率通常为1200bps至19.2Kbps。 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简单的字符转义机制实现数据帧的封装,例如使用特殊字符 END(0xC0) 和 ESC(0xDB) 作为帧边界和转义标识。SLIP
,即串行线路IP,实际上是一个标准,它通常用于运行TCP/IP协议点对点连接之中。而且它并非Internet标准。
在直流电能表领域,SLIP协议的应用主要依托其 低复杂度 和 硬件兼容性 ,尤其在需要高可靠性与低成本平衡的场景中表现突出: 低带宽适应性:直流电能表通常用于充电桩、工业监控等环境,需在有限带宽下传输电压、电流、电能等参数。SLIP的轻量封装(仅添加2字节的帧头/尾)减少数据冗余,适合低速率串行通信(如RS-485或RS-232)。 硬件资源需求低:嵌入式电能表的处理器和内存资源有限,SLIP协议无需复杂校验和流量控制算法,易于在微控制器上实现。例如,瑞银电子的MID认证直流表通过优化SLIP协议实现高精度计量(±0.5%)与宽温运行(-40℃~70℃)。 多设备通信支持:通过改进SLIP协议(如添加地址字段和CRC校验),可支持充电桩的一对多通信。 与行业标准的兼容性:在欧洲市场,SLIP常与MID认证结合,确保电能表符合欧盟计量法规(2014/32/EU),满足贸易结算的精度要求。
主打MID认证直流电能表(如GSH01、J5021系列),支持SLIP协议与欧盟PTB、LNE标准,广泛应用于充电桩出口。 SLIP协议电能表主要集中于欧盟市场 ,尤其是德国、法国等对MID认证强制要求的国家。 这些地区因充电桩需求激增,推动SLIP协议与MID电能表的结合,此外,部分亚洲国家(如中国)在特定工业场景中仍保留SLIP应用!
SLIP数据帧的帧首和帧尾需各加上一个特殊标志字符 END。END的编码为(0xC0), 相当于二进制的 11000000 。在 SLIP 的帧首加上 END 字符的作用,是为了防止在 IP 数据 报到来之前将线路上的噪声当成数据帧的内容。 帧头和帧尾之间的内容称为 IP 数据报。若 IP 数据报中存在与特殊标注字符 END 相 同的的编码(0xC0),则使用固定的两字节序列 0xDB 0xDC 替换这一个字节。此处的 0xDB 称为 SLIP 转义字符。 若 IP 数据报中存在与 SLIP 转义字符相同的编码(0xDB),则使用固定两字节序列 0xDB 和 0xDC 替换该字符。
SLIP协议凭借其简洁性,在直流电能表等嵌入式设备中仍占一席之地,尤其在欧盟市场与MID认证结合的充电桩领域表现显著。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,SLIP可能进一步与加密算法、低功耗设计结合,延续其在特定场景的生命力。